最近,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话题是越来越热,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都会在纯电、混动和增程这几种车里头纠结。
尤其是增程式电动车,听起来简直是完美的解决方案:平时在市区里用电,跟纯电动车一样安安静静还省钱;真要跑个长途回老家,也不用满世界找充电桩,直接烧油就行,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。
销售人员也总是把“可油可电,双重保障”挂在嘴边,听得人心里那叫一个踏实。
可就在大家觉得找到了“最优解”的时候,网络上和现实中,越来越多老车主的抱怨声,像一盆冷水,把这股热情给浇了个透心凉。
不少车主都说,本以为买车省下的油钱能存起来,结果一次不大不小的维修,就把好几年的油钱全给搭进去了。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增程车这件“油电双全”的外衣下面,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?
咱们得先弄明白增程车到底是个啥构造。
用最通俗的话讲,它本质上就是一辆纯电动汽车,但是车上额外背了一台汽油发动机。
这台发动机的主要工作,不是像传统油车那样直接驱动车轮跑,而是作为一个“随车发电机”,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启动,吭哧吭哧地发电,然后把电供给电池或者驱动电机,让车子能继续跑。
这么一听,设计思路确实很巧妙,既享受了电驱动的平顺和安静,又用油解决了续航的后顾之忧。
但问题也就出在了这个“既要又要”的设计上。
你把一辆纯电车的引擎盖打开,里面主要是电机、电控这些电气设备,相对整洁。
你再把一辆燃油车的引擎盖打开,是发动机、变速箱、各种油路管路。
现在你打开一辆增程车的引擎盖,好家伙,那场面可就热闹了,一边是密密麻麻的电气线路和三电系统,另一边是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、进气、排气、冷却系统,两套复杂的系统硬是给塞进了一个机舱里。
有经验的修车老师傅看到这种布局都头疼,说这车修起来太费劲了,有时候为了换一个小零件,得先把上面好几层的管线和覆盖件都拆掉,工时费自然也就水涨船高。
这种复杂的结构带来的最直接问题,就是潜在的故障点变多了。
你想想,纯电动车,你主要担心的是电池、电机、电控这“三电”系统。
传统燃油车,你担心的是发动机漏不漏油、变速箱顿不顿挫。
而增程车呢,它把这两套东西全给您配齐了,相当于您同时要操两份心。
纯电模式下可能会遇到的电机异响、电控系统故障,它有;燃油模式下发动机可能出现的抖动、积碳、机油损耗,它也一个不少。
这就好比一个人同时打了两份工,身体被掏空的可能性自然就更大了。
一些第三方的车辆质量报告也显示,增程车的平均故障率,确实要比结构相对单一的纯电车和燃油车高一些。
有车主就在论坛里吐槽,说自己的车就像个“病秧子”,用电的时候驱动电机有奇怪的嗡嗡声,一启动发动机,那台小排量发动机就开始剧烈抖动,感觉整个车都在哆嗦,开去4S店检查的次数比回家的次数还多,简直把4S店当成了第二个办公室。
如果说时不时出点小毛病还能忍,那保养和维修的账单,可就真的让人肉疼了。
买车的时候,可能很多人都觉得,这车大部分时间用电,发动机不怎么用,保养肯定便宜。
实际上,这里面藏着“双重收费”的陷阱。
首先,那台发动机虽然不常直接出力,但它毕竟是台内燃机,只要运转就要有磨损,机油会变质,滤芯会脏,火花塞会老化。
所以,燃油车那套换机油、换三滤的保养流程,增程车一个也跑不掉。
就算你一年到头用油的次数屈指可数,厂家还是会建议你按时或者按里程进行保养,一年下来,光是伺候这台发动机,就得花上一两千块钱。
然后,别忘了它还有一套电力系统。
增程车为了控制成本和重量,通常配备的电池容量都不大,一般就几十度电。
这就导致电池需要被更频繁地充电和放电。
这就好比你的手机,如果电池容量很小,你每天都得充好几次电,这电池的寿命自然就比那些大电池、几天一充的设备要短。
同理,增程车的小电池,经过三四年的高强度使用,续航里程衰减个百分之二三十是很常见的。
这时候你想去店里做个电池健康度深度检测,光是检测费就可能要你七八百。
最让人害怕的,还是连接发动机和电机协同工作的那套核心系统,一旦这个部分出现故障,比如增程器本身或者耦合机构出了问题,那维修费用就不是几百几千能打住的了,账单上出现五位数的“惊喜”是常有的事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车主发出“修一次车够我加三年油”的感慨,这笔意料之外的巨额开销,足以抵消掉好几年辛辛苦苦省下来的油钱。
除了使用成本,卖车时候的保值率,也就是还能卖多少钱,更是让很多增程车主心里一凉。
在二手车市场,增程车普遍被认为是“烫手山芋”。
二手车商收车的时候,最怕的就是信息不透明。
收一台油车,看看发动机和变速箱状态,再看看总里程数,基本心里就有数了。
收一台纯电车,重点检查电池健康度和循环次数。
可增程车呢,它有两套动力系统,仪表盘上的总里程,根本无法完全反映出发动机实际工作了多久,电池又经历了多少次充放电循环。
这里面的不确定性太大了,车商为了规避风险,只能拼命往下压价。
他们会担心这车之前是不是被当成网约车,天天用油发电跑,发动机磨损严重,电池也过度使用。
再加上增程技术本身被看作是一种过渡方案,随着纯电技术,特别是电池和充电技术的飞速发展,它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比如现在国内的宁德时代已经发布了充电10分钟就能跑400公里的神行超充电池,各大车企也在拼命铺设超充站,当纯电动车充电变得和加油一样方便快捷时,增程车这种背着个“汽油充电宝”到处跑的模式,就显得有些多此一举了。
一个可能很快被淘汰的技术,在二手市场的价值自然大打折扣。
数据显示,很多增程车开个三五年,保值率可能连百分之四十都不到,远低于同级别的纯电车和一些热门燃油车。
当然,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,说增程车一无是处。
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,它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,它用一种巧妙的方式,让很多对纯电车有里程焦虑的消费者,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,为新能源市场的培育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直到今天,对于那些家里没有固定充电桩,或者生活在充电设施还不太完善地区的朋友来说,增程车依然是一个可以考虑的现实选择。
但是,我们更要看到,技术发展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,尤其是在中国,电池技术、充电网络的建设速度已经让世界瞩目。
当纯电动车能够轻松实现七八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续航,当充电速度快到只需要一顿饭、一杯咖啡的时间,增程车所依赖的“无焦虑”优势正在被快速削弱。
它曾经的光环,正在被现实中更高的故障率、更贵的维修保养成本以及更低的保值率一点点地侵蚀。
当初那个看似完美的“两全其美”方案,现在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市场的真实拷问。
新宝策略-在线配资交易网址-炒股配资之家-股票配资流程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